国际赛日终,中日女足双战差异
四月份的女足国际比赛日已经落幕,我在对比观赛中,对中日女足的热身赛细节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这个比赛日,中国女足与日本女足都进行了两场热身赛。我们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女足和泰国女足交锋,而日本女足则与哥伦比亚女足进行了两场对决。从足协公布的最初信息来看,我们国家队征召了24名球员,而日本女足则征召了23名球员。然而,两队在人员方面都有所变动。值得一提的是,日本足协对于变动的解释非常详尽,不仅清晰地指出了球员之间的替换关系,还列出了被替换球员落选的原因,比如切尔西女足的滨野舞香因状态不佳,被东京日视维尔迪队的真城美春所替代。
反观中国女足,名单中的窦加星和曾雨佳两名球员始终未曾露面,而足协对此却只字未提。之后虽然补招了北京队的前锋姚梦佳,但这种人员调整的透明度仍有待提高。
热身赛是主教练考察球员的黄金机会。然而,中国女足主教练米利西奇与日本女足主教练尼尔森的做法大相径庭。据观察,日本女足的23名征召球员中,除了三号门将木稻瑠那未出场外,其余均获得了出场机会。而且,在第一场正式比赛中,他们并没有选择常规的二号门将平尾知佳,而是启用了较少露面的大熊茜。这显示了尼尔森教练对球队的全面考察和信任。
从日本女足二十二名出场球员的出场时间分配来看,即使是最少出场的球员也得到了45分钟的半场比赛时间。相对之下,我们中国女足的部分球员却遭遇了冷落。除了消失的窦加星和曾雨佳之外,门将徐欢、朱钰、中场王霜和中卫汪思倩都没有获得出场机会。特别是汪思倩在第一场比赛的大名单中还能看到,但第二场却突然消失,这样的操作令人费解。此外,全队还有四名球员两场比赛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够15分钟。这样的时间如何能考察出球员的能力?
再对比两位主教练的赛前发言。尼尔森表示希望看到各种类型的球员,并相信日本国内联赛的球员状态没有问题。而米利西奇则强调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国际比赛经验来成长。然而这里的问题是,米利西奇所指的“年轻人”是否特指某一名或几名球员?
从整体来看,中日女足在热身赛的用人标准、目的以及透明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。日本女足的细致管理和全面考察值得中国女足学习。希望双方都能在未来的比赛中不断进步,为观众呈现更精彩的比赛。酷马西者野,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不一样的足球世界。